您提出的《关于发展循环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亭湖区围绕畜禽粪污治理、绿色循环农业、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方面推动绿色循环农业发展工作,通过发展绿色循环生态农业,在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品牌效应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绿色活力。
一是推进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强化畜禽生产设施升级改造,推进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实施节水养殖,实行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实现源头减量,强化畜禽粪便的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至2022年底,全区每个镇建成1座镇级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在畜禽养殖重点村共建设16座区域性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点,建设了乾宝牧业有机肥料厂,已建蓄粪池1443座、堆粪场75个、塔式发酵设备12台、异位发酵床28座、发酵包5座、改造畜禽粪污处理设施41家(输送带、清粪机、漏缝地板、节水饮水器等)、改装密闭式机动清粪车28辆,初步构建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运行体系。
二是加强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和绿色防控新技术,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量比例,保障了我区种植业快速健康发展。推广应用抗耐病虫作物品种,加大物理调控、生态防控、“四诱”技术(灯诱、性诱、色诱、食诱)、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力度,适时适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加强防治效果。2022年在全区各镇建设6个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带动周边农户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治,提升我区绿色防控技术水平和绿色防控措施应用覆盖率,促进农药减量控害,减少农村面源污染。
三是推动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2022年亭湖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8.86%。亭湖区多途径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年可消耗各类秸秆10余万吨,其主要途径为:生物质燃料、食用菌栽培、作牛羊饲料、作肥料、加工原料等。结合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项目的实施,我区积极探索建立“谁受益谁处理”、“秸秆等级分类”、“自产自销”等机制,通过政府培育、政策引导,激发秸秆离田、加工、利用等各环节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大力推广秸秆收、储、运、用全环节综合利用模式,不断完善市场化运营体系,持续提升秸秆综合利用能力,促进耕地质量稳步提升,农村环境有效改善,为乡村振兴向纵深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四是减少农业投入品使用。2022年,全区化肥使用总量为29689吨,较2020年削减3.4%,全区建设省级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2个,示范面积2000多亩。遵循粮油作物以高产稳产为目标,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等技术,逐步使化肥施用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趋于合理;经济作物以提质增效为目标,重点推广增施商品有机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优化施肥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五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引导农业生产主体科学用药、合理施肥,提倡和推进清洁生产、生态养殖。积极参与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和省级绿优、 绿原基地等“两品一标一基地”申报,促进绿色农产品水平的快速发展,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安全、营养、健康的食用农产品,2022年全区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77.79%以上。
盐城市亭湖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