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提案 > 正文
案由:  关于推进营商环境创新突破持续擦亮“亭好办”品牌的建议
会议名称:  亭湖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
案号:  335
类别:  委员提案
界别:  民主党派
提出人:  陈宝清
提案内容:  内容: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统筹部署下,全区营商环境改革坚持高位推进、多点落地,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一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我区相继推出“证照分离”“注册资本改革”“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一业一证”等组合式改革举措,倾力打造便利化市场准入环境,全区范围内各类市场主体数量上保持了稳定。 二是推进市场监管模式创新。坚持消除监管盲区,深化联合监管方式试点。以打造公平竞争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全链条审查为着力点,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落实见效。 三是突出惠企政策赋能发展作用。我区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形成了市、区联动、部门协同的政策体系。梳理惠企政策清单,建立服务企业政策“点对点”送达机制,做到知晓企业需求、政策在线共享、上门宣讲答疑,加快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 四是打造政务服务发展新格局。开展政务大厅达标创建,高质量完成 、省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任务。全面推广“苏服码”和电子证照应用。大力推动跨部门、跨层级事项“一件事一次办”。 二、存在问题 一是营商环境跨部门协作缺少常态化制度设计。营商环境优化长效制度建设存在短板,改革过程中一些“不协调、不配套、不平衡”的问题比较明显。 二是政务服务改革未能充分惠及企业发展。从企业视角来看,政务服务改革重心大多聚焦优化业务流程上,相对忽略企业办事环节中的“问事”成本。政企之间在政策内容、受理条件、办事程序上存在显著的信息不对称。还存在“互联网+政务服务”管理职责难以实现技术工具和业务规范的有效整合等问题。 三是部分惠企政策制定与执行中存在梗阻。政策举措精准度不高。一些部门对营商环境基本范畴和要点事项认识不足,政策供给侧改革虽多点发力,但部分政策措施并未响应企业真实需求。大多数惠企政策落地后缺乏绩效考评制度,无法及时得到企业意见反馈,难以获知政策落实效果。 四是新发展阶段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面临多重约束。我区各地在涉企许可事项中广泛推行“告知承诺制”“容缺受理”等创新做法的过程中普遍面临事中事后监管压力。调研发现,部分企业以“ 简告知承诺制”获得许可后,由于自身经营问题、对承诺书内容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导致履诺不到位,不能满足监管部门要求。 五是营商环境绩效评价尚未转化为企业满意度。当前,营商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科学性、测评针对性、有效回应性方面存在不足。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精细化程度不高,封闭答题的考评模式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全面准确把握改革增量变化。 三、意见建议 一是规范组织体系建设,打造营商环境协同治理格局。健全营商环境改革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实行多层级考核、强化督查问效,形成“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各牵头单位牵头推进、责任单位狠抓落实,相关单位全力配合”的工作机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手段加强部门间联系,提升政策执行协同性、连贯性、一致性。发挥好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服务和引导作用,同时积极培育行业协会商会。 二是坚持固本强基改革,持续夯实政务服务能力。围绕高效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做到“应放尽放、能放全放、急需先放”。探索在全区范围内遴选一批中心镇(街道),推动部分区级审批事项向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延伸,提升“马上办、 近办、一次办”服务能力。鼓励区政务服务中心组织窗口工作人员参加行政办事员(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办事员)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全面推进行政办事员“持证上岗”。 三是聚焦企业所需所盼,提升惠企政策集成性和精准度。全面梳理汇集各类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惠企政策,创新政策宣传媒介,讲究“用户思维”,推进各类政策精细化解读。落实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强化各级采购人主体责任。健全各类扶持政策落地绩效评估机制。 四是突出工作重点,增强营商环境改革创新主动性。构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间共栖共生关系,从全区产业禀赋和未来发展导向出发,设计更加合理高效的营商环境改革方案。处理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政策法规约束的关系,加强与省市部门衔接协调,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五是完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突出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开放性,系统推进方法论的完备性、操作方法的可执行性、数据的共享性。在量化评估指标体系之外,确立一套科学的营商环境综合评价机制,实现量化评估和综合评估相辅相成。
委员:  陈宝清
提出日期:  2024/3/18
答复情况
主办答复单位:   亭湖区发改委
协办单位:  
答复类型:  A
答复意见:  

陈宝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营商环境创新突破持续擦亮“亭好办”品牌的建议已经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健全运行机制,提高评价指标水平。一是抬高目标定位。“一年抓提升、两年促规范、三年创一流”思路,锚定“全市首席”目标任务,坚持把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对照市评价标准,按照“月度跟踪、季度会办、全年评估”要求,定期分析通报、亮灯预警、会办交办,推动各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以项目化落细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二是聚力重点重抓。聚焦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和关键节点,围绕市场准入、获取经营场所、市政公用设施服务、促进市场竞争等12个改革领域,更大力度推进改革试点、创新示范,确保获取金融服务、纳税、市场监管等优势指标继续保持领先。学习借鉴全国30个城市和长三角30个城市营商环境典型做法,推动信用+基层治理、打造“危困企业精准识别库”等26项创新计划事项获得省市认可,全力擦亮亭好办”营商服务品牌。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从影响营商环境的重点领域和关键处发力,深入实施“企业诉求直联速办”“侵企问题严查快处”“涉企难题合力攻坚”三大行动,切实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预期。着力攻坚市场准入门槛过高、政务服务质效不优等10项突出问题,持续提升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通过召开指标会办会,邀请省市专家来亭授课等活动,推动执行合同、民营企业满意度、行业协会商会满意度等短板指标实现大幅进位,确保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二、提升服务质效,精准发力提效能。一是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与各主题事项牵头部门协同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走深走实,切实便利企业群众。对新上线的主题事项加强与各牵头部门的对接联系,确保系统平台及时上线使用,做好对系统使用、业务辅导宣传推广等工作,确保改革惠及更多市场主体和群众。二是全面提升基层自助服务能力。根据市数据局统一部署,在全区各镇(街道)及重要城市社区全面布设推广盐之e政务一体化自助机,并积极做好培训安排,组织镇(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培训,确保自助设备立即安装立即使用,充分发挥便民服务的作用。三是强化窗口服务人员业务技能提升。积极发动上半年未报名参加全省政务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考试的窗口人员积极参加下半年的等级考试,鼓励通过科室培训、书本自学、参加网课学习等方式,全面提升自身服务能力以及业务能力。

三、聚焦市场关切,助力惠企再升级。一是推动政策直达快享。进一步放大“民营经济20条”推动效应,用好融资、用工、物流等政策“组合拳”,确保每一个符合条件的企业充分享受到政策红利。在助企惠企政策的制定上,切实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涉企政策公开、解读和宣传“三同步”机制,让企业听得到、看得懂、够得着、用得上政策。全面梳理和落实各类惠企政策,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进一步扩大“免申即享”政策覆盖面,让更多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二是营造高效投资环境。开展“企盼我登”不动产登记服务企业专项行动,深化“交房(地)即发证”、工业用地首次登记“零材料提交”办理、分幢分层登记等涉企改革举措。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链,坚持“一企一策”“一链一策”,每月开展专场招聘、定向招聘。持续摸排企业融资需求,定期组织金融服务进园区、进乡镇、进企业等系列专项政银企对接活动。充分发挥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作用,加强“小微贷”“苏科贷”“苏服贷”“苏岗贷”等专项贷款宣传推广。推广“一企来办·苏税援”涉税专业服务平台,实现税费服务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三是规范市场竞争秩序。贯彻落实中央“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精神,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专项行动,常态化排查各类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负面案例,主动纠治不当市场干预行为。加快清理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对外地企业设置的隐性门槛和壁垒,推进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招投标领域数字证书跨区域兼容互认。定期对涉及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开展公平性竞争审查,加大不正当竞争案件查处力度,同时畅通营商环境热线、12345平台投诉举报渠道,积极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区发改委

2024913

答复日期:  2024/9/13
反馈情况
提出人满意状况:  满意
对办理的意见:  
反馈日期:  2024/9/13
跟踪落实情况
办结类型:  
采纳落实情况:   
提交日期: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政府
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管理
苏公网安备 3209020200065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2090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