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营商环境创新突破持续擦亮“亭好办”品牌的建议已经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健全运行机制,提高评价指标水平。一是抬高目标定位。按照“一年抓提升、两年促规范、三年创一流”思路,锚定“全市首席”目标任务,坚持把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对照市评价标准,按照“月度跟踪、季度会办、全年评估”要求,定期分析通报、亮灯预警、会办交办,推动各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以项目化落细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二是聚力重点重抓。聚焦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和关键节点,围绕市场准入、获取经营场所、市政公用设施服务、促进市场竞争等12个改革领域,更大力度推进改革试点、创新示范,确保获取金融服务、纳税、市场监管等优势指标继续保持领先。学习借鉴全国30个城市和长三角30个城市营商环境典型做法,推动信用+基层治理、打造“危困企业精准识别库”等26项创新计划事项获得省市认可,全力擦亮“亭好办”营商服务品牌。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从影响营商环境的重点领域和关键处发力,深入实施“企业诉求直联速办”“侵企问题严查快处”“涉企难题合力攻坚”三大行动,切实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预期。着力攻坚市场准入门槛过高、政务服务质效不优等10项突出问题,持续提升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通过召开指标会办会,邀请省市专家来亭授课等活动,推动执行合同、民营企业满意度、行业协会商会满意度等短板指标实现大幅进位,确保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二、提升服务质效,精准发力提效能。一是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与各主题事项牵头部门协同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走深走实,切实便利企业群众。对新上线的主题事项加强与各牵头部门的对接联系,确保系统平台及时上线使用,做好对系统使用、业务辅导、宣传推广等工作,确保改革惠及更多市场主体和群众。二是全面提升基层自助服务能力。根据市数据局统一部署,在全区各镇(街道)及重要城市社区全面布设推广“盐之e政务”一体化自助机,并积极做好培训安排,组织镇(街道)、村(社区)工作人员培训,确保自助设备立即安装立即使用,充分发挥便民服务的作用。三是强化窗口服务人员业务技能提升。积极发动上半年未报名参加全省政务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考试的窗口人员积极参加下半年的等级考试,鼓励通过科室培训、书本自学、参加网课学习等方式,全面提升自身服务能力以及业务能力。
三、聚焦市场关切,助力惠企再升级。一是推动政策直达快享。进一步放大“民营经济20条”推动效应,用好融资、用工、物流等政策“组合拳”,确保每一个符合条件的企业充分享受到政策红利。在助企惠企政策的制定上,切实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涉企政策公开、解读和宣传“三同步”机制,让企业听得到、看得懂、够得着、用得上政策。全面梳理和落实各类惠企政策,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进一步扩大“免申即享”政策覆盖面,让更多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二是营造高效投资环境。开展“企盼我登”不动产登记服务企业专项行动,深化“交房(地)即发证”、工业用地首次登记“零材料提交”办理、分幢分层登记等涉企改革举措。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链,坚持“一企一策”“一链一策”,每月开展专场招聘、定向招聘。持续摸排企业融资需求,定期组织金融服务进园区、进乡镇、进企业等系列专项政银企对接活动。充分发挥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作用,加强“小微贷”“苏科贷”“苏服贷”“苏岗贷”等专项贷款宣传推广。推广“一企来办·苏税援”涉税专业服务平台,实现税费服务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三是规范市场竞争秩序。贯彻落实中央“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精神,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专项行动,常态化排查各类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负面案例,主动纠治不当市场干预行为。加快清理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对外地企业设置的隐性门槛和壁垒,推进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招投标领域数字证书跨区域兼容互认。定期对涉及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开展公平性竞争审查,加大不正当竞争案件查处力度,同时畅通营商环境热线、12345平台投诉举报渠道,积极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区发改委
2024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