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建议 > 正文
案由:  关于老年人防诈骗宣传活动进小区的建议
会议名称:  亭湖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
案号:  71
类别:  代表建议
代表团:  五星
提出人:  周志华
建议内容:  一、要解决的问题 老年人被骗事件屡见新闻,虽有子女、亲友和社区一再教导防范,也敌不过骗子花言巧语甚至威胁恐吓,加之大部分老年人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最受欢迎的是老年机),接受外界反诈宣传能力受限。为指导老年人反诈防骗,有必要将反诈防骗知识以老年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宣传到位。 二、提出的理由 (一)老年人受骗原因分析 (1)信息获取与辨别能力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新信息的接收和理解速度相对较慢。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难以甄别各类信息的真假。例如,对于一些新兴的网络诈骗手段,如虚假投资理财平台、网络购物诈骗等,老年人由于缺乏网络知识和相关经验,容易被虚假宣传所迷惑。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老年人对新事物的不熟悉,以复杂的术语和看似诱人的回报吸引他们上钩。 (2)心理因素。情感孤独与渴望关怀 许多老年人子女不在身边,生活孤独,诈骗分子利用这一点,通过热情的态度和贴心的话语获取老人的信任。他们以陪伴为幌子,先与老人建立情感联系,使老人放松警惕。比如,一些保健品诈骗团伙会定期组织老人参加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让老人在情感上产生依赖,进而推销高价且无效的保健品。 恐惧心理与健康担忧 老年人普遍对自身健康较为关注,诈骗分子常常利用这一心理,夸大一些常见疾病的危害,声称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可以治疗这些疾病。老人由于害怕生病和对死亡的恐惧,容易在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购买所谓的 “神药” 或接受虚假的医疗服务。 (3)经济因素。部分老年人有一定的积蓄,但理财知识有限。诈骗分子以高收益投资、快速致富等虚假承诺吸引他们。一些老人希望通过投资为子女减轻负担或者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在高额回报的诱惑下,容易忽视其中的风险,将自己的积蓄投入到诈骗陷阱中。 (二)老年人受骗导致的后果 (1)财产损失 1.积蓄耗尽:老年人辛苦积攒一辈子的养老钱可能会在一次诈骗中损失殆尽。例如,在一些非法集资诈骗案件中,诈骗分子以高息回报为诱饵,诱使老年人将自己的全部积蓄投入所谓的 “投资项目”。许多老人不仅将银行存款取出,甚至还抵押房产参与其中,最终血本无归。这些积蓄原本是用于维持他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和应对突发情况的,一旦被骗,他们的经济状况会立刻陷入困境。 2.生活质量下降:失去财产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他们可能无法负担正常的生活开支,如水电费、物业费、食品和药品费用等。一些老人因为被骗而不得不减少日常饮食的开支,甚至放弃必要的医疗治疗。例如,原本可以定期去医院进行体检和慢性病治疗的老人,由于资金短缺,只能减少就医次数,导致健康状况逐渐恶化。 3.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如果老年人被骗后生活无法自理,子女需要承担更多的经济责任来照顾他们。这可能包括为老人提供生活费用、医疗费用以及聘请保姆或护工的费用等。对于一些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可能会导致家庭经济紧张,甚至引发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2)心理健康问题 1.情绪低落与抑郁:被骗后的老年人往往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悔恨之中,他们会不断地责怪自己为什么会轻易相信诈骗分子。这种负面情绪长期积累,容易导致情绪低落和抑郁。他们可能会失去对生活的兴趣,整天唉声叹气,不愿意与人交流。 2.焦虑与恐惧:老年人可能会因为被骗而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他们会担心自己的未来生活没有保障,害怕再次上当受骗。这种心理会使他们变得过度敏感和多疑,对周围的人和事都充满警惕。甚至看到来电显示为陌生号码就会心跳加速、紧张不安。 (3)社会关系受损 1.家庭关系紧张:老年人被骗后,家庭成员之间可能会出现矛盾和冲突。子女可能会埋怨老人轻信他人,而老人则会因为感到委屈而与子女产生隔阂。这种紧张的家庭关系会给老年人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影响家庭的和谐氛围。 2.身体健康恶化:被骗后的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果老人本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能会因为情绪的刺激而导致病情加重。增加患病风险,长期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还可能使老年人的身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患其他疾病的风险。 三、解决的方案 (一)将防范知识编进戏曲。组织专业人员编写以老年人防诈骗为主题的戏曲剧本。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诈骗案例,如保健品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等,将其改编成生动有趣的戏曲故事。在戏曲中,通过角色的对白和表演,清晰地展示诈骗分子的手段和老人受骗的过程,以及最终如何识破骗局。 (二)举办专题讲座。邀请公安民警、金融专家、法律工作者等专业人士作为讲座嘉宾。讲座内容要通俗易懂,结合实际案例,以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 (三)分享亲身案例。小区内收集老年人受骗的真实案例,或者从周边社区、公安机关获取相关案例资料。对这些案例进行整理,详细分析每个案例中诈骗分子的手段、老人受骗的原因以及可以吸取的教训。 (四)模拟案情。在小区内组织模拟诈骗案情的活动。招募志愿者扮演诈骗分子和受骗老人,按照真实的诈骗场景进行表演。例如,模拟一个街头诈骗场景,“诈骗分子” 以抽奖中奖但需先缴纳手续费为由,试图骗取 “老人” 的钱财。在表演过程中,让其他老人现场观察,并在表演结束后,让他们指出其中存在的诈骗迹象和应对方法。让老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防诈骗知识,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联系代表:  周志华
提出日期:  2025/3/14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政府
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管理
苏公网安备 3209020200065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2090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