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内容: |
近年来,老年人被骗案件频发,不仅给老年人带来了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安全感。了解老年人防诈骗的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对于保护老年人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背景
老年人群体由于其特定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成为了诈骗分子的重点目标。他们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渴望健康、认知较弱等特点,不断翻新诈骗手段。由于科技知识水平相对较低、防范意识薄弱、维权能力较差,老年人往往难以识别诈骗分子的伎俩。他们容易对虚假信息缺乏判断力,从而成为诈骗分子的主要目标。
二、内容
1、老年人认知有限,防骗意识薄弱。对新事物特别是互联网应用的认知辨别水平低。冒用基金、保险、信托等方式推销,高额回报,以亲带亲的方式拉拢老年人加入参与分红等引导老年人投入钱财。
2、亲情陪伴缺失,情感空虚易被利用。部分实体门店通过播放亲情缺失短视频、赠送小礼品等方式博取信任,诱导老年人购买产品。
3、服务产品不规范,监管机制不完善。所推销产品质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标准,门店经营服务内容是否合规等都有待相关部门协同监管。
三、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老年人防骗意识。坚持线上+线下,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挖掘典型案例,发挥警示作用。整合公安、村(社区)、金融系统等队伍力量,对老年群体进行宣讲与心理帮扶。
2、完善养老服务市场,加强监管力度。鼓励和引导老年人到正规银行、保险、基金和信托等行业办理养老产品。健全监管机制。多方合作,家庭、社区、公安、市场监管部门等协同关注,加大排查,设立举报热线等。加强对服务经营市场的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违规推销或售卖行为。
|